应用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经济管理以及社会科学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经过数年的建设,本学科和校内、省内高校同类学科或其他学科相比有一定特色和相对优势,主要表现在:
(1)本学科发展的目标定位是“立足苏北,面向淮海经济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科发展面向区域,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这和我校作为地方性本科高校发展和国家对地方性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要求相一致。
(2)学科研究方向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区域特色。本学科建设过程中注意突显特色、差异化发展,以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发展方向为主,形成与省内其他高校错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目前该学科下设五个研究方向:区域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财政金融支持、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协同创新与经济增长、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5个学科方向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振兴、农村金融、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协同创新及如何发展区域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等热点问题开展研究,结合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形成了几个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有自身特点的学科研究亮点。
(3)学科队伍不断汇聚。经过数年的建设,围绕学科研究方向,聚集一批学术研究人才,组成应用经济学学术研究团队。目前本学科学术团队人数共合计27人,分布在经济学、国际贸易、财政与税收、电子商务等教研室和苏北农村发展研究院、经济管理研究所、外国经济研究学会等研究机构中。学科队伍中有教授9人、副教授11人、讲师7人,职称结构合理,教师年龄45岁以下的20人、35岁以下的10人,中青年教师成为学科建设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具有博士学位7人。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徐州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等多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承担了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项目,取得了一定数量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4)学科平台和基地不断完善。围绕本学科发展,学院已经建立“中国物流产学研基地”、“苏北农村发展研究院”、“江苏省国际商务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徐州市经济应用理论研究会”、“徐州市外国经济研究会”、“徐州工程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徐州工程学院区域金融研究所”、“阿里巴巴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等学科平台和基地,建设完善了现代商务研究与实训中心、金融与投资研究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创新实训中心、商务谈判模拟训练中心、淮海经济区商务数据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科研实验室,设备价值达600多万元。另有校外实训基地12个,充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为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本学科下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财税)、经济与金融、电子商务等应用经济学本科专业,在校生总数达2010人。2012届毕业生徐建飞在校期间出版专著《为您叩开成功的大门》,成为我校在校大学生出版著作第1人,学生在《农业经济》、《商业时代》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26篇,获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一、二、等奖多项。学生考取国内普通高校或出国攻读硕士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率连续数年均在98%以上,学位授予率连续数年均在98%以上,英语四级、计算机过关率连续数年均在100%以上,有80%以上的学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14人获得校级优秀党员称号,140人获校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6)服务地方能力增强。作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本学科在科学研究上取得重要学术成果,提出了具有一定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和研究发现,如关于苏北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区域金融作用机制及发展差异研究、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徐州市新农村建设路径与政策选择研究、徐州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等。促进了苏北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校应用经济学研究在徐州和江苏的地位,并为推进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本学科建设期间打造了我校应用经济学学术骨干队伍,完善了应用型本科主干课程建设和系列教材建设,开展了学生科研及社会实践创新活动,提高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金融、电子商务、财政与税收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得显著成效。
第三,本学科始终注重根据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应用研究,融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直接促进了苏北、尤其是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发展。如江苏省国际商务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和苏北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立有力推进了苏北外向型人才的培训工作和苏北农村发展规划工作;“徐州市114个新农村建设范村调研”活动,探索新农村建设的规律,为更好地实施分类指导和管理,推进徐州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开展徐州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研究,明确了徐州市“十三五”期间科技发展的基础与背景、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徐州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选派本学科经济学专家、学者积极参加徐州市居民饮用水价格听证会、棚户区改告徐州模式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研讨会、苏北发展论坛、徐州科技论坛、泉山发展论坛等活动,参加项目论证、学术研讨、决策咨询和科普宣传活动等,并对淮海经济区、苏北、徐州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文化发展、城市竞争力研究、新农村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通过建立产学研基地,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项目合作,服务企业发展等。
(7)本学科发展对其它学科的发展形成支撑,促进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我校作为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发展应用经济学不仅有利于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且有利于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完善学术梯队建设,搭建学科平台,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本学科建设成有一定区域特色的、有一定影响的应用经济学研究中心。